摘要:城市物聯網從人與人的聯接拓展到人與物的聯接以及物與物的聯接,感知的新數據與傳統業務數據融合進行分析洞察為城市創造新的價值。
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云計算和物聯網發展,推進物聯網感知設施規劃布局,發展物聯網開環應用”?!笆濉逼陂g國家工信部將重點深化物聯網在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建立城市級物聯網接入管理與數據匯聚平臺,推動感知設備統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數據共享利用。'全面感知,物聯萬物,創生智慧',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的智慧,生態,宜居。物聯網在智慧城市應用建設中,其扮演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角色,物聯網通過它的傳感器全方位的感知著城市信息;通過云化的大數據物聯網云平臺對感知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基于分析處理的成果,支持各種各樣的城市應用服務,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提供智慧,貼心的服務,使其生活健康,便捷,城市變得平安,生態,宜居。
湘江新區位于湘江西岸,包括長沙市岳麓區、望城區和寧鄉縣部分區域,面積490平方公里,覆蓋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國家級園區,面積490平方公里。按照《湖南湘江新區發展規劃(2016-2025年)》和《湘江新區智慧城市規劃》及相關監管職能部門的要求,充分發揮以人為本、人城共生、產業為基、感知創新的理念。
湘江新區城市物聯網從人與人的聯接拓展到人與物的聯接以及物與物的聯接,感知的新數據與傳統業務數據融合進行分析洞察為城市創造新的價值,是城市進行數據獲取、傳輸、處理的管道,是城市進行信息感知、信息發布和操作執行的通路;湘江新區城市大數據的發展將源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并用于支撐湘江新區智慧城市的發展。物聯網技術作為互聯網應用的拓展,正處于大發展階段,是智慧城市的基礎。智慧城市的范疇相比物聯網而言更為廣泛;智慧城市的衡量指標由大數據來體現,大數據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物聯網是大數據產生的催化劑,大數據源于物聯網應用。
1、 湘江新區城市物聯網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
(一)生存環境的挑戰
我們生活所在城市的水,空氣等環境,道路,市政設施,交通,房屋建筑,管網,供電,供水,供氣,供熱等等,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對象運作狀況很大程度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品質。如今一些城市夏天,暴雨后,城市被內澇,坐在家門口看海的情景時常發生,時刻威脅我們的生命財產等;冬天嚴重的空氣污染,霧霾天,PM2.5爆表,時常驚醒著人們生活在十分糟糕的環境中,可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對我們生活的城市中的環境(水,空氣等),道路,市政設施,交通,房屋建筑,管網,供電,供水,供氣,供熱等等各種對象,需要植入各種智能傳感器,時刻全方位的監控著他們的運行狀況,收集城市的各種信息指標,全方位的感知我們生活的城市。
(二)提升城市管理服務
隨著政府向綜合服務型方向轉型,各級職能部門越來越依賴于信息數據完成內部的流程處理和為公眾用戶提供服務,將物聯網傳感器部署于城市各個角落,能夠采集大量的監測數據信息。由于這些數據具有時間與空間屬性,所以可以將城市現實活動反映到網絡虛擬空間上,進而將這些信息匯集,通過數據信息加工與增值化,政府管理部門可以創新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節能減排;
其次是應用分析后的數據與信息“培育新服務、新產業”。主要面向居民,開發可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與便捷性的新服務,讓加工挖掘后的信息不斷產生附加值。其中,遠程診療、偏遠地區醫療、老年人護理等領域,都可以說通過物聯網技術應用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提升城市效率
為了實現高效率的城市,物聯網技術將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世界各地均將物聯網技術定位為實現城市管理的工具。通過物聯網構建城市能源監控體系,可以優化能源與資源的合理分配。監控電力、供水等利用情況,優化供給。例如,電力領域,通過智能電表感知使用情況,電力公司和每棟建筑通過最佳控制來設置電量供給,整體提升城市的能源效率。另外,通過應用傳感網絡采集的信息,能夠以更為動態的方式管理整個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道路、停車場、醫院、公園等等,從而實現新型服務,解決城市管理難題,提升城市效率。
(三)產業升級
湘江新區依托長沙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中聯重科工業園、寧鄉經開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智能家電產業園、望城智能交通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借助工業物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要,提升工程機械、電力設備等傳統優勢產業。
工業物聯網使湘江新區產業園制造企業的競爭領域不僅限于產品功能及服務,而且擴展到通過使用這些產品或服務所創造的信息和數據。在清晰的戰略指引下,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將物聯網產生的信息轉化為有意義的洞見,幫助企業決策者更清楚地了解他們的客戶、產品和市場,繼而協助企業開發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工業物聯網可以大幅降低設備個別運算和數據儲存的成本,更顛覆以往對于商業價值的定義與框架,可以從財務指標、運營指標、企業績效改善指標來思考物聯網所開啟的商業價值和機會。